财信证券: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高质量的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24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袁闯
执业资格编号:S0530520010002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摆在首要位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在“十五五”期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战略举措中,排在最靠前的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以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资本市场是连接产业与资本的纽带,是培育创新资本、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内部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迁,一方面金融资源正在加速从传统的重资本产业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直接融资体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将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资本市场也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着力提升融资效率。进一步加快股权投资发展,构建涵盖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各类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内的完善的股权投资体系,引导各类股权投资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瞄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薄弱环节、短板领域,精准发力,推动更多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巩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全球竞争力。持续推动科创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融资工具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为各类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与丰富的融资解决方案。
二是提高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效率。资本市场是价值发现、资源配置的场所,这两项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资产高效流动带来的“吐故纳新”效应。实施严格的多元化退市制度,使不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退出市场,有利于提高存量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推动并购重组可以使上市公司不断吸纳新的增长动能、引入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从而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三是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加大投资端建设,推动投融资均衡发展,是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首先,建设高质量的资本市场,需要强大的、多层次投资者队伍体系。国家层面构建以资本市场战略性储备力量和稳市机制,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确保在发生重大冲击的时候市场能够保持平稳。要进一步加大社保、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入市规模,壮大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机构投资者队伍,倡导各类投资机构“长钱长投”,为资本市场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其次是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提高分红比例,持续为投资创造投资回报,增强投资者的投资获得感。
四是全力提升资本市场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更加成熟、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将有力增强投资者信心。首先,要围绕证券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退市等基础性制度,系统推进法规的修订与完善,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运行规范性。其次,加强监管协同与执法力度,持续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合法权益。第三,积极推动境内金融基础设施与制度规则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投资我国市场。最后,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资本市场安全体系,切实防范数字技术带来的金融风险和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的风险,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加稳健和高效的作用,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外部风险加大。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分享到



